我院舉行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專項培訓會
12月13日,由我院主辦的重慶市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專項培訓會在南開中學和沙坪壩區樹人景瑞學校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教委、教研機構、中小學、職業學校和部分高校的800多名干部、教師參加培訓會。
本次培訓會邀請西南大學宋乃慶教授作《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申報、評審、培育和打造》專題講座,重慶市南開中學、江北中學、渝北職業教育中心、巴蜀小學、樹人景瑞小學、巴屬幼兒園等單位負責人介紹教學成果培育、申報打造等工作經驗。
我院黨委書記范卿澤強調,各區縣教委、教研機構和有關高校要高度重視,加大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宣傳、推廣應用力度,使之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果導向。要謀劃采取科學高效的培育策略,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可能沖擊市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學校項目要主動出擊,嚴格按照國務院《教學成果獎勵條例》規定,提煉理論支撐,擴大應用推廣范圍,提升社會影響力,孕育和催生更多豐富的過程性成果。要加強重點支持,創造一切有利條件為項目提供人財物支撐。
我院院長蔡其勇教授認為,培育高水平教學成果是我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教學成果獎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產生,教學成果蘊含著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方法創新、教育管理探索、育人方式變革、教學質量提升等成功實踐經驗,是育人成果的真實反映,是教學質量的高階表現。
教學成果獎是根據國務院《教學成果獎勵條例》設立,目的在于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和管理、研究人員在教育領域不斷開展教學改革和實踐創新,培育典型經驗和好做法,充分發揮教學成果的引領作用。國家教學成果獎是迄今為止我國教育領域中唯一由國務院設立并由教育部組織實施的國家級教學獎勵,是與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比肩的國家級獎勵,獲獎成果代表了教育教學工作最高水平。
我市參加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評審斬獲頗多,基礎教育獲獎18項,職業教育獲獎19項,高等教育獲獎14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蜀小學申報的《基于學科育人功能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與評價》教學成果榮獲特等獎,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特等獎獲得者,實現了中西部基礎教育在此獎項上“零”的突破。北碚區復興小學的《西部農村兒童線描畫特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沙坪壩區樹人景瑞小學的《“蘭韻”智慧學習模式構建實踐》,江北中學的《普通高中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建設與實踐》3項成果獲得一等獎。鄉村普通中小學校取得重大突破,反映了重慶近年來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均衡發展取得了新成果。
為更好地抓好國家級教學成果培育工作,我院將積極作為、主動作為,在市教委的統一領導下,從專項課題、專家指導、交流平臺等方面提供服務支持,組織我市高校、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的專家加強跟蹤培訓指導,確保教學成果“方向更精準、品質更高端、影響更深遠”,為重慶2022年產生出更多更高水平的教學成果不懈努力。
西南大學宋乃慶教授作《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申報、評審、培育和打造》專題講座
范卿澤書記在沙坪壩區樹人景瑞小學培訓會上講話
蔡其勇院長在南開中學培訓會上講話
南開中學作國家教學成果獎經驗介紹
巴蜀小學作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