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研討會暨優秀作品頒獎大會召開
5月9日,重慶市初中生物實踐活動研討暨重慶市第二屆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優秀作品頒獎大會在重慶市第九十五中佳兆業中學召開。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編審包春瑩,我院副院長李常明、中教所所長萬禮修,大渡口區教委主任伍平偉、副主任沈維安、進修校校長谷小平,重慶市第九十五中佳兆業中學校長楊毅以及全市各區縣400余名生物老師參加活動。
楊毅校長致歡迎詞,簡要介紹了學校在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沈維安副主任闡述了大渡口區教育的現狀、問題和價值。李常明副院長高度肯定了近幾年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的開展,強調了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提出“新時代引領新思想,新征程要有新作為”的愿景。我院生物教研員呂濤宣讀第二屆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獲獎名單,為獲獎者頒獎,并分享了她和30余名初中生物教師共同編撰的書籍《節氣里的生物密碼》。該書歷時兩年,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鮮明的地方特色、多樣的實踐活動,對初中實踐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南開中學方嘉老師現場展示示范課《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包春瑩編審對實踐活動優秀作品和現場課例作點評和發言。她對重慶市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的開展給予高度贊賞。她指出,實踐走進課堂,立足當地特色,既加深了學生對家鄉的認知,實現了家國情懷教育,落實了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又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物候變化,認識生命規律,幫助學生滲透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她提出要引導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關注教材封面等教學建議。
觀鳥協會會長危騫、西南大學張志升教授、中學生物教學雜志社編輯雷利平分別作題為《校園觀鳥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蜘蛛漫談》《生物教科研論文選題、寫作與投稿》的專題交流。
與會代表還現場參觀了春蠶、干花、蜂蠟唇膏、艾草手工皂、動植物標本等作品展區,體驗了植物敲拓染和驅蚊香囊活動,觀看了《探究葉片內淀粉的運輸》《舌尖下的腐乳》《小麥的種植活動》《大寒節氣孵小雞活動》《恐龍之鄉尋蕨記》《揭秘深藏不露的氣孔》等優秀代表作品展播。紛紛表示將不忘初心,攜手共進,在初中生物學科實踐活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