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19年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比結果公示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要求,使立德樹人的目標在小學語文學科得到落實,促進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有效實施,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了重慶市2019年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比活動。共收論文200篇,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初評、復評和終評,評出一等獎30篇、二等獎60篇、三等獎70篇。現將擬獲獎名單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2019年11月4日-11月14日。如對公示內容有意見或要反映情況,請以書面形式反映。以單位名義反映的,須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者,請署真實姓名并留聯系電話。
受理聯系人:李老師 電話:63620521
通訊地址:重慶市渝中區桂花園路新村1號,郵政編碼400015。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19年11月4日
附件
2019年重慶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評
比擬獲獎名單
一等獎(30篇)
序 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 |
作者單位 |
1 |
尋交點,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
王 華 |
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 |
2 |
讀兒童故事 品生活樂趣 |
胡 平 張德瓊 |
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 南岸區天臺崗萬國城小學 |
3 |
精準定標 合理架構 上好表達課—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教學為例 |
瞿 濤 |
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校 |
4 |
預測策略在童本閱讀種子課程中的構建 |
金 丹 |
沙坪壩區實驗一小 |
5 |
比較視野下“統編本”語文教材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思考 |
姚 蘭 |
巴南區世貿小學校 |
6 |
讀懂習題 用好習題—— 以部編教材低段課后練習題為例 |
李 穎 張詠梅 |
渝北區教師進修學校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7 |
統編本和西師版小學語文教科書“閱讀策略”比對銜接研究 |
楊 蔚 辛 亞 |
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 |
8 |
助力學生在“1+X”中深度學習 |
李雪梅 |
永川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9 |
學科整合視野下習作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
呂江紅 劉 榮 |
江津區向陽小學校 江津區西城小學校 |
10 |
關注“三位一體”閱讀體系 探析精讀文教學策略 |
羅 俊 李 爽 |
合川區教科所 |
11 |
以語文的視角教神話故事 |
唐 蕓 |
銅梁區金龍小學 |
12 |
依托統編教材 聚焦提問策略 |
陳貴英 |
銅梁區侶俸小學 |
13 |
基于雙線組元的閱讀教學思考 |
梁澤芳 |
銅梁區教師進修學校 |
14 |
巧妙運用多種圖示 提升整本閱讀品質 |
彭 裕 |
綦江區中山路小學 |
15 |
教學反饋:落實課堂目標的重要切入口 |
羅 萍 |
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 |
16 |
統編教科書革命文化題材課文的德育價值理解與實踐——以小學語文統編教課書四年級上冊七單元為例 |
金 晶郭 蕾 |
重慶市南岸區大佛段小學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17 |
如何在情境教學中開啟學生的閱讀心智 ——以統編本教材古詩詞教學為例 |
尹意芳 |
大足區龍崗一小 |
18 |
文化的傳承與理解何以在閱讀教學落地——以《圓明園的毀滅》教學為例 |
葉洪林 |
涪陵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19 |
“快樂讀書吧”有效教學策略初探 |
吳云秀 |
黔江區人民小學 |
20 |
加強實踐性 強化綜合性——統編本教材“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認識與探索 |
黃光輝 |
秀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
21 |
芻議小學語文 “預測閱讀法”的培養 |
楊 英 |
武隆區實驗小學 |
22 |
淺談預測閱讀策略單元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 |
黃 燕 |
武隆區實驗小學 |
23 |
聚焦目標 彰顯整合魅力——以部編三下習作單元教學為例 |
石玉萍 何永紅 |
萬州區上海小學 |
24 |
如何有效使用部編教材低年級課文插圖 |
魏文祥 |
萬州區走馬小學 |
25 |
淺談低段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
吳 月 |
墊江縣桂溪小學 |
26 |
讀經典古詩文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強健孩子精神骨骼——小學生《詩經》閱讀初探 |
陳代秋 |
巫溪縣教育研究進修學校 |
27 |
讓孩子愛上課外閱讀是我最大的快樂 |
陳 慰 |
巫溪縣教育研究進修學校 |
28 |
統編教材的“五化” |
廖紀元 |
開州區漢豐第五小學 |
29 |
統編教材習作教學的精準性與更加精準化 |
曾祥敏 |
開州區漢豐第四小學 |
30 |
聚焦表達 循序漸進 寫好比喻——統編教材低段比喻句教學思考 |
邱小花 |
梁平區梁山小學 |
二等獎(60篇)
序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 |
作者單位 |
1 |
瞻前顧后 著眼整體 一課一境 |
劉小波 |
渝中區人和街小學 |
2 |
淺談部編教材習作單元的有效教學策略 |
鄭殷青立 |
渝中區大坪小學 |
3 |
習作策略單元如何確立單元目標 |
李巧霞 |
南岸區江南小學校 |
4 |
指向語文要素的學習活動:活動層級、學習目標、導學路徑研究 |
楊 文 |
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 |
5 |
習作教學中,借助思維路徑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
陳慕陽 郭 丹 |
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 沙坪壩區遠祖橋小學 |
6 |
依托統編教材,滲透人文精神 |
程 利 蔣利君 |
沙坪壩區學府悅園一小 沙坪壩區大學城一小 |
7 |
淺談《西游記》的整本書閱讀策略與方法 |
李 勇 |
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 |
8 |
繪本創意讀寫 促發深度閱讀 |
竹永萍 |
九龍坡區鐵馬小學 |
9 |
緊抓課后習題 讓語文要素落地生根——以統編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為例 |
龍 華 |
巴南區南華小學校 |
10 |
創設交際語境,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以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請你幫個忙》為例 |
謝婷婷 |
北碚區朝陽小學 |
11 |
基于學情調研的三年級學生敘事能力發展初探 |
范 騰 |
重慶市人民小學 |
12 |
“交際語境創設”有效策略初探 |
唐富萍 |
江津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13 |
淺談如何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
袁利平 |
江津區西城小學校 |
14 |
樹立五種意識 教好“識字加油站” |
張永黔 |
合川區行知小學 |
15 |
如何落實“提取信息”語文要素 |
簡中會 |
南川區隆化第六小學校 |
16 |
淺議如何從西師版教材走進統編教材的“活”課堂 |
張昭倫 |
南川區隆化第五小學校 |
17 |
找準“支點”,“撬”開寫話的大門 |
李 艷 |
萬盛經開區中盛小學 |
18 |
關于部編版教材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探究 |
阮亞芹 甘德俊 |
榮昌區清升鎮中心小學 |
19 |
字理識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
呂 雪 |
榮昌區后西小學 |
20 |
讓提問策略教學生根發芽 |
王 紅 |
銅梁區立心小學 |
21 |
統編教材視野下小學語文低段識字能力的培養與傳統文化習染如何結合 |
蔣蕊瑤 |
璧山區御湖小學校 |
22 |
培養預測意識 提升預測能力 |
郭光蘭 |
璧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23 |
為兒童建構“教-學-評一致”的語文學習課堂 |
張 勁 |
璧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24 |
研制精準目標,促進思維發展 ——以統編教材二下《揠苗助長》教學為例 |
譚紅梅 |
潼南區朝陽小學 |
25 |
生活情境習作路徑研究 |
徐文玉 |
潼南區朝陽小學 |
26 |
挖掘課后練習奧秘 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
郭 莉 |
綦江區南州小學 |
27 |
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區域實施與思考 |
秦 敏 |
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 |
28 |
漫談思維導圖在部編教材起步作文選材方法中的作用 |
白雪梅 |
江北區觀音橋小學 |
29 |
讓語文要素在課堂落地生根 |
曹 薇 |
大足區西禪小學 |
30 |
閱讀教學如何促進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
葉洪林 |
涪陵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
31 |
在比較中感受“生動”——以《帶刺的朋友》為例 |
徐小杰 |
涪陵區實驗小學校 |
32 |
農村小學拼音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部編小學語文教材 |
馬小婷 |
石柱縣東木坪小學 |
33 |
淺談統編小學語文課后習題的教學價值 |
張 莉 |
彭水縣下巖西小學 |
34 |
小學語文統編版與西師版教材低段表達板塊對比分析 |
李 婷 |
彭水縣連湖鎮小學 |
35 |
統編教材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研究---以《青春盛開》閱讀能力測評為例 |
秦 云 |
酉陽縣教育科學研究所 |
36 |
統編教材小學低段“語文園地”教學策略初探 |
張小英 |
酉陽縣麻旺鎮中心小學校 |
37 |
“守住趣法、內外并重”:快樂讀書吧教學的應然選擇 |
陳 濤 |
酉陽縣龍潭希望小學 |
38 |
基于閱讀教學中語文要素序列訓練的教學策略 |
龔先全 |
酉陽縣桃花源小學校 |
39 |
書寫浸潤身心——小學語文教師低段寫字教學探究 |
吳金華 張愛華 |
秀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
40 |
讓《快樂讀書吧》開啟孩子的閱讀之旅 |
楊 蓉 |
秀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
41 |
如何提升學生的言語生命——統編教材教學策略例談 |
楊曉蘭 |
秀山縣第一民族小學 |
42 |
統編教材課外閱讀探究——以三下“快樂讀書吧”為例 |
趙曉嬙 |
武隆區長壩鎮中心校 |
43 |
例談識字教學中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 |
楊曉容 |
武隆區實驗小學 |
44 |
淺談小學語文寓言教學 |
余艷梅 |
長壽區晶山小學校 |
45 |
淺談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路徑 |
楊仁慧 |
長壽區黃桷灣小學校 |
46 |
徉千年文明,遨游漢字王國——淺談小學識字教學 |
李杰徜 |
長壽區洪湖鎮中心小學校 |
47 |
用好統編教材,夯實讀寫結合 |
陳代容 |
長壽區第二實驗小學校 |
48 |
淺議低段學生言語經驗的建構 |
楊 勇 周曉梅 |
萬州區沙河小學 |
49 |
運用四個維度,促進整本書閱讀教學評價 |
程德生 楊會蘭 |
墊江縣坪山小學 |
50 |
關注統編課后習題 ,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
楊 鳳 |
墊江縣澄溪小學 |
51 |
翻開一本書 點亮一盞燈 -----例談統編教材下學生課外閱讀指導 |
劉祖鴻 |
巫山縣南峰小學 |
52 |
統籌安排 步步為營——小學部編教材寫人習作教學初探 |
顏 群 |
巫山縣江東小學 |
53 |
基于文體視角下的閱讀教學策略探究——以小學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為例 |
何 勇 |
巫山縣平湖小學 |
54 |
統編教科書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探究與思考 |
劉付容 方耀虎 |
巫山縣早陽小學 |
55 |
淺談一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
盧 渝 |
開州區漢豐第七小學 |
56 |
創設語境 巧搭支架 提升能力 |
張國林 |
奉節縣教師研修中心 |
57 |
牽住語文教學的“牛鼻子”----淺析統編版教材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
陳小華 |
梁平區屏錦鎮第一中心小學 |
58 |
讓語文課在故事的土地上詩意的棲居 |
汪禎蓉 |
梁平區梁山小學 |
59 |
統編版教材背景下教師的新素養研究 |
周 碗 |
梁平區云龍鎮中心小學 |
60 |
探索口語交際表現性評價的設計 |
彭昌平 |
璧山區實驗小學 |
三等獎(70篇)
序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 |
作者單位 |
1 |
綜合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 |
李金瑤 |
渝中區人和街小學 |
2 |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以關鍵能力為目標——淺議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
謝妍妮 |
渝中區中華路小學 |
3 |
識字教學,要正“三觀”——以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拍手歌》教學為例 |
唐世俊 |
南岸區天臺崗小學校 |
4 |
解讀教材 多元識字 |
陳 燕 |
南岸區南坪金科小學 |
5 |
給想象一張“地圖” |
陳 娛 |
沙坪壩區高灘巖小學 |
6 |
高階思維“牽手”語文閱讀教學 |
俞幗英 |
九龍坡區謝家灣金茂小學 |
7 |
關注“三度”, 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深度 |
羅 杰 |
九龍坡區白市驛二小 |
8 |
感知想象,培養想象力——以《小真的長頭發》教學為例 |
雷 雨 |
巴南區魚洞第二小學校 |
9 |
基于“快樂讀書吧”的童話閱讀指導課課例研究——以《安徒生童話》為例 |
范珊珊 |
巴南區融創小學校 |
10 |
緊扣語文要素 優化教學活動——以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四單元“神話”為例 |
周雪平 |
渝北區漢渝路小學校 |
11 |
淺析統編教材中的《語文園地》對編寫思路的滲透——以低段《語文園地》為例 |
鄧丹娜 |
渝北區兩江小學校 |
12 |
中國古典名著閱讀策略研究 |
陳婭利 |
北碚區實驗小學 |
13 |
解讀教材表達訓練點,加強學生語言實踐——“部編本”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文本教學解讀 |
陳志平 |
北碚區人民路小學校 |
14 |
猜猜猜——連環畫課文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以《小壁虎借尾巴為例》 |
張 亞 |
北碚區龍鳳橋小學 |
15 |
“思維化”單元整合 “問題式”模塊訓練——以統編本三下第五單元為例談想象作文寫作策略 |
劉 鳳 |
兩江新區康莊美地第二小學校 |
16 |
閱讀與寫作比翼.思維與訓練共贏 |
尹清麗 |
兩江新區白馬小學 |
17 |
從課后習題淺析低段詩歌教學及建議 |
鄧 雷 |
兩江新區人民小學 |
18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主題“序列性”教學初探——以二三年級寫人主題為例 |
李 嵐 |
兩江新區萬年路小學校 |
19 |
統編教材視域下小學童話教學的改進 |
姜 敦 |
重慶市人民小學 |
20 |
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研究 |
李 密 |
重慶市人民小學 |
21 |
詩意的棲居——詩歌的“另類“教學方式 |
馮櫟鈞 |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 |
22 |
精準定位教學目標 加強學生語言實踐 |
李 霞 |
永川區紅專小學 |
23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
蔣 宇 |
永川區紅河小學 |
24 |
統編本低段教材插圖特點及使用建議 |
鄒洪露 李 娜 |
江津區鼎山小學校 |
25 |
明確“學段目標”,吃透“要素體系” |
宋興群 |
合川區南津街小學 |
26 |
落實口語交際 提升學科素養 |
李 印 |
南川區隆化第五小學校 |
27 |
聽課外閱讀材料輔助落實課內“語文要素”之初探 |
馮 倩 |
萬盛經開區硯石臺小學 |
28 |
依托統編教材中的童話故事課例推進整本書閱讀 |
孫歸豫 |
萬盛經開區萬盛小學 |
29 |
注重口語表達訓練,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 |
劉 敏 鄧申容 |
榮昌區學院路小學 |
30 |
淺談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理念與實施研究 |
劉秀英 潘 然 |
榮昌區榮隆鎮葛橋中心小學 |
31 |
預測之淺嘗初試 |
向永洪 |
奉節縣興隆一小 |
32 |
實施策略教學 提升思維素養 |
趙 雨 |
璧山區大路小學校 |
33 |
小學語文比較閱讀策略——以第二學段為例 |
周 進 |
潼南區涪江小學 |
34 |
教學生學會“預測”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
何小敏 |
綦江區書院街小學 |
35 |
把握層次序列,教學自然落地——以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低年級“想象”能力培養為例 |
敖開梅 |
綦江區高廟學校 |
36 |
落實單元要素實現“三位一體” |
唐 勇 |
江北區洋河花園實驗小學校 |
37 |
情境喚覺啟心智,輕輕松松想畫面——淺談指導“讀句子,想畫面”的“情境喚覺”策略運用 |
易 波 |
大足區協和小學 |
38 |
從課后習題入手,找準教學落腳點——以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二下為例 |
何 敏 |
大足區實驗小學 |
39 |
培養習慣,學習審美,傳承文化——統編教材一年級語文的漢字書寫教育反思 |
趙 田 |
大足區石馬小學 |
40 |
追求簡約,讓語文課堂以少勝多 |
黃小紅 |
涪陵區第三小學校 |
41 |
成長在“快樂讀書吧” |
段如會 |
黔江區新華小學 |
42 |
《國寶大熊貓》教學設計反思 |
冉艷清 |
黔江區城南中心小學校 |
43 |
二下看圖寫話教學案例 |
李 靜 |
黔江區人民小學 |
44 |
“先寫后教”習作模式的探究及策略 |
王京生 |
黔江區石家鎮中心小學校 |
45 |
靜聽花開的聲音——淺論小學低段“唱讀”現象及改變策略 |
陳 霞 |
石柱縣馬武小學 |
46 |
從新舊教材的對比中識別統編教材的編寫特色 |
任云燕 |
彭水縣第一小學 |
47 |
語文園地——孩子言語實踐的樂園 |
李昌容 |
彭水縣第三小學 |
48 |
淺議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課后習題的語言密碼 |
徐懷方 |
彭水縣普子鎮小學 |
49 |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思考 |
李 琴 |
酉陽縣實驗小學校 |
50 |
統編教材視野下,用“四讀法”確定教學目標——例談二年級上冊一單元精準教學目標得確定 |
欒遠琴 |
武隆區第二實驗小學 |
51 |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
余 洋 |
長壽區桃源小學校 |
52 |
統編教材下小學課外閱讀構式的讀寫一體化 |
駱 艷 |
萬州區電報路小學 |
53 |
獨具語文眼光,解讀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
甘小平 |
豐都縣高家鎮中心小學校 |
54 |
核心素養在“七彩課堂”中拔節生長 |
朱曉慧 徐嘉林 |
豐都縣名山街道中心校 |
55 |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怎樣有效開展 |
毛國發 |
豐都縣雙路鎮中心小學校 |
56 |
讓閱讀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 |
白 云 邱朝斌 |
墊江縣新村小學 |
57 |
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理念下學生的人文陶冶探析 |
楊榮芬 |
云陽縣實驗小學 |
58 |
立足課堂 活用教材——新時期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的應用建議 |
鄔 維 許小蘭 |
云陽縣江口鎮江口小學 |
59 |
作文教學中的人物“特寫” |
張杰菽 |
巫溪縣珠海實驗小學校 |
60 |
誰動了課堂的“霸主”? |
肖 敬 |
巫溪縣鎮泉小學 |
61 |
整合 誦讀 運用 |
張 莉 |
巫溪縣鎮泉小學 |
62 |
把語文課堂“四讓”于孩子 |
鄧易安 |
開州區敦好鎮中心小學 |
63 |
統編視野下的課外閱讀策略 |
張善兵 |
開州區漢豐第一小學 |
64 |
怎么上好低段整本書導讀課 |
杜友芝 |
城口縣實驗小學 |
65 |
閱讀,悅讀 |
師其燕 |
城口縣沿河鄉中心小學 |
66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華傳統文化內容的教學建議 |
李丹丹 姜 淋 |
城口縣明通小學 |
67 |
用好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幫助留守兒童愛上閱讀 |
覃昌令 |
城口縣廟壩第一中心小學 |
68 |
一樣的閱讀不一樣的童年--淺談農村小學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 |
肖 琴 張順綱 |
城口縣厚坪小學 |
69 |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設計及反思 |
劉泊伶 |
忠縣烏楊小學 |
70 |
理念新 亮點多 訓練實 |
劉高容 |
奉節縣奉節縣遼寧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