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教師進修學院(校)、教科所、教研室: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普通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保障工作的通知(渝府辦發〔2018〕84號》等文件精神,我院決定開展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評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的與意義
校本教研評選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優、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評選原則,旨在促進普通高中學校加強校本教研的內涵建設與創新發展,推進學校各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均衡優質發展,更好適應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校本教研有利于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有利于校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有利于學校教育內涵發展與特色發展;有利于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更新學習理念,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二、申報范圍
全市普通高中學校(含民辦普通高中)
三、申報辦法
區(縣)教研機構組織本區普通高中學校申報,并在評選申報書上填寫推薦意見,加蓋公章報送(原則上不接受學校單獨報送),市教科院組織專家評審,確定擬評選名單、公示,并發文授牌。
四、申報條件
(一)領導重視。學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各學科教研組建設齊全,責任明確;學校有體現頂層設計的校本教研工作發展規劃,有年度校本教研工作具體安排;各學科校本教研經費保障有力,校本教研設施、場地齊備。
(二)制度完善。學校有切實可行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并做到有檢查落實、有階段總結;學校有激活教研積極性的校本教研工作激勵機制;學校有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宣傳與交流機制;學校有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專家之間、學校管理者以及其他合作者之間等不同形態的校本發展互助制度。
(三)活動開展
1.全員參與。校領導及中層干部身體力行,參與學科校本教研活動的策劃,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多形式幫助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各學科教研組(年級備課組)負責人組織開展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教研活動,優化本學科(本年級)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科教師勇于擔當教研主持、主講,積極向專家型教師行為轉變;積極營造各學科教研組(年級備課組)成員人人主持、人人主講、人人發展,平等協商、對話生成、合作交流、勤于反思及智慧共享的校本教研文化氛圍。
2.問題導向。學校各學科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材研究、考試與評價以及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熱點和難點等關鍵問題開展研究,有效解決學校教育管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3.形式多樣。學校充分整合校內外優勢教研、教學資源,開展集體備課式、課例式、項目式、主題式、培訓式、課題式、展示式、網絡式、探究式、合作式、競賽式等多種校本教研操作形式;教師主動參與、深度參與的意識增強,參與興趣、參與活力提高。
4.活動交流。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市區(縣)、其它省市的教研活動;積極主辦在校際間、區域間、市級及以上的教研活動上,展示交流本校的教研活動成果;積極承辦本校以外的各級各類教研活動。
(四)活動成效
1.校本教研工作運行良好。校本教研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定中心發言人,組織嚴密,有序正常;內容有針對性,形式多樣,有反映校本教研活動策劃的創新實例,有反映學校改進教學過程管理的實例,校本教研充滿活力;教師均按要求能參加專業進修,促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專業發展長效機制基本建立;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實踐反思、不斷創新的教研團隊文化基本形成。
2.教師專業發展情況良好。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意識增強,教學方式創新意識與能力得以提高;各學科均有普遍認可且已自覺運用的課堂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思路;教師堅持教育敘事研究,能撰寫敘事報告,有反映教師成長的教學后記、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教學案例;教師參與教研課題或教科研系列中有關教學類課題研究,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基于教研教學發表的論文、課題和獲獎等情況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3.學生發展情況良好。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課程體系(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地方課程實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校外行業體驗課程、大學先修課程)基本建立并實施;課程設置多樣化,課程實施有序,能提供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選擇;訓練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合作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路徑基本建立并實施;學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方式實施情況良好,學業成績整體良好,學生綜合素養有較大提高。
(五)教研特色與創新。學校校本教研內容選擇有針對性、有育人價值,形式有特色、有創新,成果有借鑒性、推廣性,在優化學生學習理念與方式、優化教師教學理念與方式、課堂教學改進、課程建設、教材研究以及學校管理等方面工作有特色或成效特別顯著。
五、申報材料
(一)《重慶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申報表》(附件1),紙質文件3份,電子稿1份,電子文件名稱注明:XXX區(縣)XXX學校。申報書上,申報學校和區縣教研機構均要填寫推薦意見,并加蓋公章。
(二)重慶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紙質佐證材料1套。(提供近3年與校本教研密切相關的典型材料。)全部佐證材料按目錄先后順序排列,以便評審查找。
(三)體現"校本教研特色與創新"的電子佐證材料,刻錄入光盤,光盤上注明:XXX區縣XXX學校,隨紙質佐證材料一起報送,不需單獨發郵件。電子佐證材料按目錄先后順序排列,以便評審查找。
(四)《重慶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申報匯總表》(附件2),紙質1份,電子稿1份(excel格式)。申報匯總表加蓋各區(縣)教研機構公章報送,不受理學校單獨申報。
六、申報時間與報送地點
截止時間:2018年12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
報送地點: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桂花園新村1號:教科院中教所10-2辦公室
聯系人:龔老師 電話:63886212 郵箱:104217346@qq.com
附件:1.重慶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申報表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18年12月3日
附件1
重慶市普通高中
校本教研示范學校
申 報 表
申 報 單 位
單位負責人
申 報 日 期
推 薦 單 位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18年12月
填 寫 說 明
一、請使用計算機如實準確填寫各項內容,不得打亂表格結構。如表格篇幅不夠,可另附紙。
二、《申報表》統一用A4紙雙面印制,于左側裝訂成冊。報送一式3份(均為原件)。電子稿按規定報送。
三、《申報表》須經單位負責人所在單位領導審核,簽署明確意見,承擔信譽保證和管理職責并加蓋公章后方可上報。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名稱 |
|
區縣教研主管部門 |
|
申報聯系人 |
|
申報聯系人手機號碼 |
|
在職人數 |
|
正高級教師人數 |
|
高級專業技術教師人數 |
|
||
一級專業技術教師人數 |
|
||
二級專業技術教師人數 |
|
||
三級專業技術教師人數 |
|
||
管理崗位人數 |
|
||
區級骨干人數 |
|
市級骨干人數 |
|
學科教學 名師人數 |
|
市級特級教師人數 |
|
市政府名師人數 |
|
|
|
二、學校學科教研組(年級備課組)建設情況
(各學科組(年級備課駔)負責人,成員人數,成員年齡結構,成員學歷結構, 成員職稱結構)
|
三、學校校本教研活動建設
(一)領導重視
|
(二)制度完善
|
(三)活動開展
1.全員參與。
2.問題導向。
3.形式多樣。
4.活動交流。
|
四、學校校本教研活動成效
1.校本教研工作運行良好。
2.教師專業發展情況良好。
3.學生發展情況良好。
|
五、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特色與創新
|
六、學校校本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
|
七、今后的改進策略與改進進程安排
|
八、學校自我推薦意見
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
九、區縣教研機構推薦意見
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
十、專家評審意見
|
專家簽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重慶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示范學校申報匯總表
區縣教研機構(公章): 填表人姓名及聯系方式: 日期: 年 月 日
序號 |
申報區縣 |
申報學校 |
申報學校負責人 |
申報聯系人 |
申報聯系人及 手機號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