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關于開展重慶市2025年小學階段科學類課后服務課程案例征集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研機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部署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支持學生每學期參加科學研究項目,提升科學教育在課后服務中的比例,探索校際課程共建共享機制,加強科學教學優質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供給。經研究,決定開展重慶市2025年小學科學類課后服務數字課程案例征集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主題
指向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
二、征集對象
重慶市小學科學教師、科學教研員。
三、征集內容
(一)科學類課后服務課程;
(二)科學類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課程;
(三)科學類實踐活動。
四、征集要求
(一)案例需為已實踐且有一定影響力的課程。
(二)每個課程案例需包括課程設計、課件、微課、錄像(格式見附件2-4)。
(三)每個課程案例含4-8課時,1-2年級4課時左右,3-4年級6課時左右,5-6年級8課時左右,根據課程內容合理安排課時數量。課程邏輯安排合理,各課時相對完整。
(四)每課時錄像課錄制時長為40分鐘,微課為8-15分鐘。其中,教學錄像要為薄弱學校的科學教師做示范,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具體教學難以把握時可以參考現場教學視頻,學習優秀教師的處理技巧。微課的目的是讓薄弱學校的科學教師能夠跟著視頻開展教學,在主要環節上播放視頻,需要思考、活動的地方由教師按暫停鍵組織教學。
(五)署名:每個課程案例限報負責人1人,團隊成員6人。
五、報送方式
每個課程案例按資源類型建文件夾,命名為“區縣+課程名+課時數”。文件夾內各資源統一命名為“區縣+課程名+課程設計”“區縣+課程名+錄像課+課時序號”“區縣+課程名+微課+課時序號”“區縣+課程名+課件+課時序號”。各區縣經選拔后推薦5個課程案例參評,填寫匯總表(附件1)和課程資源一起發送百度網盤鏈接到1989034164@qq.com。(聯系人:邵老師,聯系電話:18523050998)
六、征集時間
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開始,截稿日期為2025年10月31日。
七、獎項設置
各區縣組織專家對本區縣推薦的資源進行評審,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對各區縣推薦的資源進行評審。一等獎15%,二等獎30%,三等獎35%。
部分優質資源將上傳至“重慶云課堂”,并向錄用課程資源執教教師頒發資源錄用證書(匯總表上需填寫各課時資源負責人)。
八、其他
1.申報人須承諾提交的案例為原創作品,未使用任何未經授權或許可的材料,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2.申報人須同意將提交的案例無償授權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使用,包括且不限于對案例進行存儲、整理、編輯、加工、復制、格式調整、宣傳、展出、出版、發行等。
3.若申報人提交的案例內容引起任何糾紛或法律責任,將由案例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共同承擔。
附件:1.匯總表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