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關于推薦重慶市基礎教育階段STEM教育種子教師和聯絡員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研機構:
為落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實施基礎教育階段STEM教育行動計劃的通知》(渝教基函〔2024〕88號)的精神,推動我市基礎教育階段STEM教育深入開展、培育創新人才早期土壤,結合工作實際,經研究,決定面向全市中小學組織開展STEM種子教師和聯絡員的推薦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打造專業化STEM教師隊伍,培養一批兼具學科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骨干教師,形成“示范—輻射”效應。幫助教師掌握STEM課程設計、項目式學習(PBL)方法、技術工具的應用等。構建本土化STEM課程體系,開發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融入本土實際問題的課程資源,建立可復制的教學模式。建立協同化教育網絡,推動校際、校企、校研合作,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形成區域STEM教師社群,促進經驗交流和持續學習。實現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工程實踐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通過真實問題解決,增強社會責任感與創新自信。推動政策與評價體系完善,通過種子教師的實踐成果,為教育部門提供STEM教育落地的政策參考,探索多元評價機制,關注過程性成長而非單一考試結果。
二、職能職責
種子教師的核心定位:區域骨干教師,教學實踐創新者、跨學科課程開發者、學生科學素養培育者。教學設計與實施:課程開發,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STEM課程或項目;教學實踐,開展項目式學習(PBL)、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解決真實問題;技術融合,將編程、3D打印、傳感器等工具融入課堂,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學生素養評價:設計過程性評價工具,關注學生批判性思維、協作能力等非知識性目標。示范輻射與教師引領:經驗分享,在校內或區域內開展公開課、工作坊,傳播STEM教學經驗;團隊協作,帶動學科組教師參與跨學科教研,形成STEM教學共同體。資源轉化與優化:低成本創新,開發因地制宜的實驗教具;本土化案例庫,將本地社會問題轉化為教學資源。
聯絡員的核心定位:區域教研工作負責人,區域資源協調者、政策落地執行者、教育生態共建者。區域資源整合與調配:校際協同,搭建學校間STEM資源共享平臺;校企合作,對接科技企業、高校或科研機構,引入專家、設備或實踐基地;數字資源管理,統籌區域STEM數字化資源庫。政策推進與項目管理:政策落地,解讀國家/地方STEM教育政策,制定區域實施方案;項目統籌,管理區域STEM試點項目,協調資金、人員與進度;數據反饋,收集學校實施數據,為政策優化提供依據。教師發展與生態建設:培訓組織,策劃區域STEM教師研修活動;社群運營,建立區域STEM教師交流群組,促進經驗共享與問題解決;成果推廣,遴選優秀案例納入區域資源庫,通過論壇、刊物進行宣傳。質量監控與評估改進:督導檢查,定期評估學校STEM課程實施效果,提出改進建議;標桿打造,培育STEM示范校或特色項目,形成可復制模式。
三、推薦范圍及人員
種子教師為各區縣中小學一線教師,聯絡員為各區縣教研機構研究人員或管理人員。
四、推薦條件
種子教師的推薦條件需滿足以下11條。教育背景與資質,具備科學(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地理)、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工程或數學學科背景的教師資格認證;本科及以上學歷,優先考慮有STEM相關培訓經歷或跨學科學習背景者。教學經驗,從事基礎教育階段教學工作3年以上,熟悉學科課程標準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有學科融合教學、科技活動指導或校本課程開發經驗者優先。學科素養,扎實的學科知識基礎,能靈活運用科學探究方法或工程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對新興技術有基本了解或學習興趣。跨學科整合能力,能夠打破學科界限,設計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的綜合課程或項目。創新教學實踐能力,掌握項目式學習(PBL)、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等教學方法,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解決問題;能靈活運用低成本實驗、數字化工具或開源硬件輔助教學。課程開發與資源轉化能力,具備本土化課程開發能力,能將社區、環境等現實問題轉化為教學資源。團隊協作與輻射引領能力,積極參與校內外教研活動,愿意分享教學經驗并帶動其他教師成長。有組織或指導科技社團、創新競賽的經驗。技術應用能力,熟練使用至少一種編程語言(Python、Scratch等)或數字化工具;掌握創客教育、機器人教育等新興領域技能者優先。持續學習與適應力,主動參與STEM教育研修、行業會議或企業實踐,保持對科技前沿的關注。教育情懷與創新精神,認同STEM教育理念,對推動教育公平有強烈使命感;敢于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創新路徑。成果與榮譽,曾獲STEM相關教學比賽獎項、科技創新指導獎項,或發表過跨學科教學案例;指導學生獲得市級及以上科技類競賽獎項。
聯絡員的推薦條件原則上需滿足以下8條。教育背景與資質,具備STEM相關學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學經驗或教研背景;熟悉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標準和STEM教育理念,參與過區域或校級STEM教研活動者優先。教學經驗,從事基礎教育階段教學或教研工作3年以上,具備跨學科項目設計或課程開發經驗;有組織參與“STEM課程平移項目”、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競賽指導或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等。跨學科資源整合能力,能夠協調校內外資源,推動校企合作、校際聯動,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教研與組織協調能力,具備較強的教研能力,能組織教師團隊開展STEM教學研討、案例開發及經驗分享活動。政策理解與執行力,熟悉國家及地方STEM教育政策,能將頂層設計與學校實際結合,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技術應用能力,掌握新興技術工具或創客教育資源,能將技術融入教學實踐。持續學習與適應力,定期參與STEM專題培訓、學術會議,關注科技與教育前沿動態;具備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推動STEM教育公平。成果與榮譽,曾主導或參與STEM教育項目并取得顯著成果;在區域內有輻射引領作用。
五、推薦名額
各區縣高中、初中、小學推薦種子教師名額各1名,聯絡員1名。
六、資格認定
程序:個人申請、學校推薦和區縣審核、教科院審定、發放種子教師證書。
七、相關事宜
(一)各區縣推薦報送截止時間:2025年4月15日。
(二)申報材料:
1.《推薦表》、《匯總表》word文檔;
2.《推薦表》、《匯總表》PDF掃描件;
3.文件命名為:區縣+(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STEM種子教師和聯絡員推薦;
4.報送郵箱:2338304845@qq.com。
聯系人:劉老師 13983060576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