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關于遴選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研室、教科所、教師進修學校(院)、教師發展中心;兩江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重慶高新區教育事務中心: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的通知》(教材廳函〔2023〕3號)精神,落實《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教材〔2020〕3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號)要求,全面推進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經研究決定,開展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遴選。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強機制創新,指導、發動各區縣和學校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轉變育人方式,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開展好我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提高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建設目標
2024年,啟動首批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遴選工作,面向全市各區縣的小學、初中、普通高中遴選建設200所實驗學校。2025至2026年,深入開展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建設,推進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強化教研專業引領,開展優質課比賽、論文評選、案例征集等活動,召開專題研討會、項目推進會,強化成果的提煉與培育,發揮實驗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視情況適時繼續遴選實驗學校。至2027年,建立實踐性課程常態化、長效性實施的工作機制,培育起一批實踐性課程實施典型學校,總結發現一批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經驗案例,教師實踐性課程教學能力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全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二、建設內容
(一)實踐性課程內涵
實踐性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實踐性課程是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為依據,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強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實踐性課程類別
實踐性課程,涵蓋了某幾門課程以及各學科內實踐性學習內容等,包括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科學、通用技術等學科課程以及跨學科學習課程內容,也涵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黨團活動、研學、社會實踐等特色活動內容。課程面向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各個學段,供學生自主選擇。
(三)實踐性課程時間安排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科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等課時總和在22%-28%之間。同時,要求義務教育學校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和通用技術合計17學分,校本課程不少于 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設計的學科拓展、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于 8學分。
(四)實踐性課程教學要求
1.立足實踐。實踐性課程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科學實驗室、社會實踐基地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
2.體現探究。實踐性課程不是單純的以知識點方式來組織內容,強調通過活動來綜合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創新。
3.注重生成。實踐性課程的實施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在活動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發展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4.學生為本。實踐性課程倡導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不以教師的講解、傳授為主,通過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已有知識和能力解決生活情景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推薦程序
(一)申報條件
1.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嚴格依法治校、依法辦學,近年來無違規辦學和招生行為。
2.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積極發展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3.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規范使用教材,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課程領導能力、建設能力、實施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
4.在貫徹落實課程理念、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基地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教學管理、課程評價、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發展指導和新科技新技術與實踐性課程深度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5.高度重視實踐性課程建設工作,工作積極性高,具備開展實驗學校工作的相應保障條件。
(二)遴選程序
按照申報單位自主申報、區縣教研機構擇優推薦、市級評審確定的程序進行遴選。
1.學校自主申報
學校根據《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評審標準(試行)》(附件3)的要求,堅持自愿申報的原則,填寫《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申報表》(附件1),于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以前上報本區縣教研機構。
2.區縣初評推薦
區縣教研機構根據學校申報情況進行初評,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各學段最多推薦2所學校參加市級評審。以區縣為單位,于2024年7月1日(星期一)前上報市教科院。參加市級評審的學校要給出明確推薦意見和區縣教育部門擬給予的支持措施。
3.市級評審確定
市教科院按組織評審程序,對區縣報送材料進行審核把關,遴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評審工作嚴格執行回避規定,從專家庫名單中抽取專家,按照評審工作程序開展評審工作。經公示無異議后,確定最終立項名單。
四、材料報送
(一)報送時間和方式
各區縣要嚴格按照文件要求規定的評審條件和要求組織推薦,于2024年7月1日(星期一)前,將《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申報表》(附件1)及佐證材料(《申報表》和佐證材料一起裝訂成冊,A4紙雙面打印,加蓋公章一式三份)、《重慶市中小學實踐性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申報區縣匯總表》(附件2,加蓋公章一份)報送到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所,逾期不予受理。申報表和申報區縣匯總表電子版發送到指定郵箱,郵箱主題注明“實踐性課程實驗學校申報+區縣+申報數量”。
(二)報送地址
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桂花園路12號綜合樓308辦公室;聯系人:周老師,15213381314,郵箱:932422452 @qq.com;侯老師,13883648609;謝老師,13140291806。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