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關于開展2023年重慶市“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研室(教科所)、教師進修學校(院)、教師教育發展中心、教育管理中心、各高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推動區域和學校提升文化育人成效,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總結各區縣和各類學校的典型經驗和實踐模式,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經研究,決定開展2023年重慶市“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評對象
各區縣教研機構、大中小幼各類型學校以及全市各級各類由市級相關部門確認的社會實踐基地、研學基地、科普基地、愛國主義基地、博物館等校外教育場所。
二、申報要求
(一)“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優秀案例要確保正確政治方向,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及區域特色文化育人作用,師生普遍接受、育人成效突出、社會反響較好、推廣價值較高。
(二)案例緊扣“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的改革任務,分別從區域文化育人整體推進、學校特色文化建設、課程文化浸潤、班級文化建設、家校社協同特色文化打造、校外實踐基地文化特色項目實施進行分類申報。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體現理念、思路、方式、舉措等方面的創新性,凸顯案例的典型性、可復制與可推廣性。
(三)區域文化育人整體推進、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以及校外實踐基地文化特色項目三類案例應以單位名義進行申報,其他類別案例以單位名義或個人名義申報均可。
(四)文字材料要求主題鮮明、邏輯清晰、語言精煉(可圖文并茂),篇幅不超過5000字,原則上應包含實施背景、實施理念、主要舉措、成效經驗等主體內容。
三、申報程序及要求
(一)組織申報。各區縣教研部門充分梳理本區域“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案例實施情況,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單位(含轄區內校外教育基地)申報,請各申報單位填寫《重慶市“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典型案例申報表》(附件1)。
(二)組織初審。各區縣教研部門對申報單位進行初審,擇優推薦名額不超過8個(含轄區內校外教育基地),各高校可由學校教務處審核,擇優推薦名額不超過3個。
(三)公示確認。市教科院組織專家對參評案例進行評選,評選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后發文公布并頒發獲獎證書,獲獎案例將通過相應展示平臺供全市交流學習借鑒。
(四)材料寄送。請各單位于2023年12月20日前將典型案例電子文檔和《重慶市“大思政課”建設文化育人典型案例推薦匯總表》(附件2)以壓縮包(以“XX區縣名稱”或“XX高校”)形式發送至郵箱cqsdys@126.com;同時將上述匯總表1份(須加蓋單位公章)、案例申報表紙質文檔一式三份、作品原創承諾及版權聲明1份(附件3,簽字蓋章)提交或郵寄至重慶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
郵寄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桂花園路12號,郵編400015
聯系人:石瀟,聯系電話:15213355651。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