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關于開展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研機構,全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項目學校:
中小學創新教育是推進我市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智慧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舉措。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新時代我市中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效提升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經研究,決定開展2020年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評活動。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考察教師在學校活動領域、學科領域和跨學科領域,運用適切的現代教育教學方法,設計真實、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和指導學生持續探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展評促教學,以展評促教研,提升教師項目化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
二、展評學科與參與對象
(一)展評學科
本次展評活動重點關注基礎學科在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中的支撐和引領,探索基于問題導向的跨學科創新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基本路徑和適切方法。
(二)參與對象
1.各區縣(含兩江新區、高新區、萬盛開發區)分別選拔推薦2名小學教師、2名初中教師、2名高中教師參與展評,重慶市第一中學校、重慶市南開中學校、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重慶市育才中學校、重慶市巴蜀中學校、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重慶市人民小學、重慶市巴蜀小學各選拔推薦2名教師,其他雛鷹計劃項目學校各選拔推薦1-2名教師。各區縣名額分配表見附件1。
2. 每個項目參與成員原則上不超過3人(含項目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
三、形式與內容
(一)展評形式
本次展評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個階段為材料評審。參評教師應提交《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申報表》(見附件2),確保報送材料完整、真實、規范,體現項目式教學活動的內容、過程和效果。如有相關佐證材料(包括圖文或視頻等),以附件的形式呈現,原則上不超過5000字,注意不要與申報表中的內容重復。經專家評審后,產生進入第二階段的選手名單。
第二階段為現場評審。專家根據現場答辯評選出優秀項目,部分一等獎項目將在第二屆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大會(預計于2020年12月召開)上集中展示。
(二)展評內容
以跨學科項目式教學活動為主要載體,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展示創造性的教學內容、過程和效果。具體項目由參評教師自行確定。
四、組織與分工
(一)本次展評活動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市青少年創新學院承辦。
(二)各區縣教研機構相關處室發揮統籌作用,嚴格遵守活動規則和程序,組織基層初選,按規定名額和要求報送優勝者參加展評活動。
(三)各學校科創部門認真研究并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專業指導,具體負責遴選和推薦教師參加展評活動。
五、展評標準與獎項設置
(一)展評標準
從內容、過程和效果等三個維度評價項目式教學活動的創新性、前瞻性、過程性和實效性。《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活動評價標準》見附件3。
(二)獎項設置
此次展評活動設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共三個組別,每組分設一、二、三等獎,根據各區縣組織推薦情況,另設若干“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將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官網(重慶市教研網)進行公示與通報。
六、材料報送及聯系方式
(一)材料報送
QQ群: 1050215655,請各區縣教研機構指定一名聯系人加入該群,便于展評工作溝通及交流。同時,各區縣根據《申報名額分配表》(附件1),以區縣為單位匯總《匯總表》(附件4)和相關申報材料,于11月20日前統一報送,逾期不予受理。紙質申報材料, 一式1份(含佐證材料)報送至渝中區兩路口街道桂花園路12號。電子申報材料(含佐證材料)以“區縣名稱+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材料”命名發送至郵箱icecyber@163.com。
(二)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劉冰,陳曉
聯系電話:15310083176,13883103925
郵箱地址:icecyber@163.com
通訊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桂花園路12號
郵 編:400015
附件:
1.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申報名額分配表
2.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申報表
3.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活動評價標準
4.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推薦匯總表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20年10月19日
附件1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
展示評比活動申報名額分配表
單位名稱 |
申報名額 |
單位名稱 |
申報名額 |
萬州區 |
6 |
城口縣 |
6 |
黔江區 |
6 |
豐都縣 |
6 |
涪陵區 |
6 |
墊江縣 |
6 |
渝中區 |
6 |
忠 縣 |
6 |
大渡口區 |
6 |
云陽縣 |
6 |
江北區 |
6 |
奉節縣 |
6 |
沙坪壩區 |
6 |
巫山縣 |
6 |
九龍坡區 |
6 |
巫溪縣 |
6 |
南岸區 |
6 |
石柱縣 |
6 |
北碚區 |
6 |
秀山縣 |
6 |
渝北區 |
6 |
酉陽縣 |
6 |
巴南區 |
6 |
彭水縣 |
6 |
長壽區 |
6 |
萬盛經開區 |
6 |
江津區 |
6 |
兩江新區 |
6 |
合川區 |
6 |
高新區 |
6 |
永川區 |
6 |
重慶市第一中學校 |
2 |
南川區 |
6 |
重慶市南開中學校 |
2 |
綦江區 |
6 |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 |
2 |
大足區 |
6 |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
2 |
璧山區 |
6 |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
2 |
銅梁區 |
6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 |
2 |
潼南區 |
6 |
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
2 |
榮昌區 |
6 |
重慶市人民小學 |
2 |
開州區 |
6 |
重慶市巴蜀小學 |
2 |
梁平區 |
6 |
雛鷹計劃項目學校 |
22 |
武隆區 |
6 |
|
|
附件2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
展示評比活動申報表
項 目 名 稱
項 目 完 成 者
(限報3人)
所 屬 區 縣
所 在 單 位(蓋章)
填 報 時 間 年 月 日
一、教學展評類別
(一)在下列所屬基礎教育階段、領域中打“√”(限選一項)
□1—小學教育
□2—初中教育
□3—普通高中教育
(二)在下列所屬學科或具體的實踐探索領域中打“√”(可多選)
□1—中小學德育課程與教學(含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2—綜合實踐活動(含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
□3—語文教育
□4—數學教育
□5—外語教育
□6—歷史教育
□7—地理教育
□8—生物教育
□9—物理教育
□10—化學教育
□11—科學教育
□12—技術(含勞技)教育
□13—藝術教育(含音樂、美術)
□14—體育與健康教育
□15—勞動教育
□16—其他
二、教學展評內容
一、教學活動概要(500字以內) |
|||
|
|||
二、教學內容分析(包括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500字以內) |
|||
|
|||
三、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或學科核心素養,400字以內) |
|||
|
|||
四、學習者特征分析(300字以內) |
|||
|
|||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300字以內) |
|||
|
|||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200字以內) |
|||
|
|||
七、教學過程 |
|||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
|
|
|
|
教學流程圖
|
|||
八、教學評價設計(300字以內) |
|||
|
|||
九、幫助和總結(包括創新點、實施效果和影響,500字以內) |
|||
|
附件3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活動
評價標準
評審要點 |
評審內容 |
分值 |
創新性 |
1.教學設計能很好地反映學科的知識特點。 2.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緊密結合,體現趣味性、科學性、可操作性。 3.融合多個學科知識,探索基于問題出發的項目式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
40 |
前瞻性 |
1.具有實用性或價值性。 2.緊密結合科技前沿知識,提升學科能力、培育學科素養。 3.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創新性地思索與實踐,項目具有可預見的應用性與成長性。 |
20 |
過程性 |
1.項目選擇、創意模式的構建符合學生知識結構,具有應用性和完整性。 2.教學設計具備可執行的計劃或實踐方案。 3.教學過程能夠準確體現項目內容及原理,真實可信。 |
20 |
實效性 |
1.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創造性地解決了項目中的主要問題。 2.具有一定的示范價值和推廣價值。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思維與能力。 |
20 |
附件4
重慶市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
展示評比活動推薦匯總表
區縣教研機構名稱(或單列推薦學校名稱)(蓋章): 年 月 日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完成者(限報3人) |
學校名稱 |
聯系電話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區縣教研機構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