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名校辦民校”問題治理研究 開題研討活動簡報
4月22日上午,民辦教育研究中心在重慶嘉瑞酒店舉行了重慶市2020年度社科規劃項目《教育公平視域下義務教育“名校辦民校”問題治理研究》開題暨研討活動。江北區、沙坪壩區、巴南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南岸區教委科室負責人,市教育評估院、西南大學教授專家以及項目組全體成員參會,會議由重慶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建銀主持。
開題活動首先由項目負責人鄭雁鳴作課題匯報。主城6區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工作負責人著重從我市基礎教育領域“公參民”“名校辦民校”的背景、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專項治理工作的重難點及其風險隱患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主要有七個方面內容:一是“公參民”專項治理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相關利益方的多方參與,系統治理,加大市級統籌。二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出切實可行的轉設路徑及操作方案,適當延長治理過渡期,且在轉設屬性上不做“一刀切”; 一校一案,著力做好維穩工作,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及干預機制。三是充分重視學生、家長、教師和舉辦方的合法權益,當地政府和學校在財力與人力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以時間換空間,不能短平快,更不能草率行事。四是強化督查問責制,嚴格查處有問題的學校及其舉辦者和管理者,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產生新的義務教育“公參民”,對轉設為民辦性質學校,督促限期內達到“六獨立”要求。五是深化民辦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民辦教育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規范審批設置和辦學行為,從舉辦源頭上杜絕問題的滋生。六是辦好公辦學校,特別是優質公辦初中,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加大財政投入,進行辦學成本核算,實行最高(收費)限價。七是加強教材、課程管理,加強教學督導等。市教育評估院陳瑞生主任和西南大學屠明將博士則主要從專業化角度,提出了課題定位、結構導向、研究邏輯、研究重點、基本認知、治理路徑、學理性突出以及時機把握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總之,本次開題研討活動大大拓展了本項目研究的視野和思路,無論是對當前“公參民”專項治理工作,還是引導未來民辦中小學校的發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民辦教育研究中心
2021年4月23日